票房的钱是怎么分的?
〖壹〗 、电影票房 ,分成如下:电影发展基金5%,营业税3%;院线(即电影院)50-60%;其余为制作商和发行商 。
〖贰〗、影院分账影院通常获得票房收入的43%-45%(具体比例因合同而异)。计算公式为:影院分账 = 票房收入 × 影院分账比例若比例为45%,1亿元票房中影院分得4500万元。制片与发行方分账剩余部分由制片方和发行方按约定比例分配,通常占票房收入的35%-40%。
〖叁〗、一般来说 ,100块票房收入,片方只能分到30多块 。加上其他渠道发行收入,能否回收成本 ,就看运气了。以500万制作费的电影为例,如果也投入500万做宣发,整体投入1000万 ,票房至少需要3000万才能打平。院线公司负责管理影院排片,近来院线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垂直直属关系,即资产关系;二是加盟关系 。
〖肆〗、首先7亿票房大约三七开 ,分给制片方和影院,制片方约得两亿左右,导演和主演本不参与分账的 ,他们的钱,片酬都是电影开拍时合同定的。但是一般制片为了鼓励导演和演员好好干,都会在合同里加入票房分红,所以票房好对于导演名利都有好处。
〖伍〗 、在净票房的57%中 ,7%分给院线,43%中的5%到15%分给发行方 。最终,制片方能够收回的资金比例大约在28%~30%之间。电影票房 ,原指电影院售票处,后引申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电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况。
【干货分享】电影票房是如何分账的?一文读懂票房分账方法!
总票房划分规则数据统计依据所有影片票房收入通过电子售票系统汇总至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专资办),以专资办数据为分账基准 。
电影票房分账方式如下: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有一套基本规则。首先 ,影片的所有票房收入都会计入电子售票系统,并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专资办提供的统计数据是各方进行分账的依据 。
在净票房分账收入中,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分账比例如下:发行方:收取净票房分账收入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但很多情况下 ,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电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电影票房首先需扣除5%的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和3%的相关税费 ,剩下的为可分账票房(净票房=97%*总票房) 。 在可分账票房中,影院抽成50%,院线抽成7%,剩余43%(即制片方和发行方的份额)。 发行方通常收取净票房的10%作为发行代理费。
电影票房 ,分成如下:电影发展基金5%,营业税3%;院线(即电影院)50-60%;其余为制作商和发行商 。
在院线和影院分成后,发行方还会收取一定比例的发行代理费 ,这个比例通常在票房可分配收入的5%~15%之间。发行代理费是发行方为电影提供宣传 、推广、排片等服务的报酬。片方净发行收入:扣除发行代理费后,剩余的部分还需减去导演或主创明星奖励、代为垫付的发行成本以及税金等,才是片方的净发行收入 。
院线和影院分完之后 ,发行方还需要收取发行代理费,近来行规是发行票房可分配收入的5%至15%。票房可分配收入等于总票房减去电影基金 、税款以及院线和影院分成款。发行总可分配收入包括票房可分配收入和其他渠道发行收入,如电视、音像、网络 、政府奖金和海外收入等 。

【干货分享】电影票房是如何分账的?
〖壹〗、总票房划分规则数据统计依据所有影片票房收入通过电子售票系统汇总至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专资办) ,以专资办数据为分账基准。
〖贰〗、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有一套基本规则。首先,影片的所有票房收入都会计入电子售票系统,并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 。专资办提供的统计数据是各方进行分账的依据。
〖叁〗 、电影票房的分账是一个涉及多个参与方和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在总票房中扣除税费后 ,剩余部分作为可分账票房进行分配。其中,电影院及院线、中影数字、制片方和发行方分别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账 。在特殊情况下,如国家政策扶持时,票房分账比例会有所调整。
〖肆〗、院线分账模式是指电影在影院上映后 ,票房收入如何分配给制片方 、发行方、院线及影院等各方的规则。通常,票房收入在扣除一定的税费和专项基金后,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制片方和院线/影院 。
〖伍〗、电影的院线票房分账方式如下:首先 ,影片的所有票房收入都会计入电子售票系统,并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最权威的票房数据在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上公布,这也是电影票房分账的依据。
〖陆〗 、电影票房收入如何分成?中国电影票房分账机制如下: 电影票房首先需扣除5%的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和3%的相关税费 ,剩下的为可分账票房(净票房=97%*总票房) 。 在可分账票房中,影院抽成50%,院线抽成7% ,剩余43%(即制片方和发行方的份额)。